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工作近20年,陈华富先后斩获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头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在脑功能活动、脑功能网络和多模态模式识别上取得了创新成果。
1967年出生的他认为,自己离“科学家”这个称号距离不小,“科学家在大家印象中是神圣的、高尚的,我现在也不敢称自己为科学家,我只是一名人民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加倍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突破口
高中毕业后,陈华富进入某专科学校数学专业学习。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一干就是4年。而考研深造的想法始终扎根于他的心里。在不懈努力下,他考取了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应用数学专业。通过三年学习和努力,这个在老师眼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1995年底,正在求职的陈华富来到电子科大,叩开了数学学院的大门。在主考官翻阅了简历和相关材料后,陈华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在数学学院教书期间,他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从本科、专科到成教、电大甚至中专,他的身影经常从早到晚出现在课堂上。
很快,原有的知识储备又不够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C语言、Pascal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陈华富买来一大堆专业书籍,在工作之余进行“攻关”。这也为他在新的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转折发生在1999年。当时,一位想报考电子科大教授尧德中的研究生的学生,在陈华富的宿舍住了一段时间。他通过这个学生认识了未来的导师,也了解到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崭新的方向。“有了不错的数学基础,再加上看到生物医学比较新,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
认准了目标的陈华富又开始在工作之余“恶补”外语、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专业课,并如愿考上博士研究生。
从无到有,为学校开辟磁共振脑成像研究
从读博开始,陈华富在尧德中的指导下,专注于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磁共振脑成像”的模式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从应用数学到磁共振,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磁共振等神经影像技术为这些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并不明显,目前采用的脑结构图像仅能显示很少的疾病信息。这就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多模态脑成像信息,来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变化特征。这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陈华富说。
即便是电子科大当年拿下了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又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磁共振脑成像方向所需的仪器和书籍仍然一无所有。没有仪器设备的那段日子,陈华富和研究团队就主动接洽医院,利用对方的设备和临床资源进行合作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布四川、重庆、江苏、湖南、福建等省份,与当地医院的医生和学生一起讨论、设计实验、写文章,以实现合作共赢。
大量的临床资源带来大量的样本,让陈华富在脑功能活动、脑功能网络和多模态模式识别上取得了诸多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他也先后获得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谁掌握了临床资源,谁就能出高水平成果!这些数据不仅为我们探测新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脑成像数据分析方法领域,生命学院也挤进了国内的‘第一方阵’。”
探索未知,让科学为社会服务
2006年5月,陈华富在中国科学院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期间突然阑尾发病,但在出院第二天,他就上班了,并完成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申报材料的提交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项目后来被他成功揽入怀中。
“他是一个很拼的人。”在他的学生段旭君的印象中,“不管周末还是晚上,我每次去实验室的时候都会遇到他,陈老师都快以实验室为家了。”
在陈华富的科研团队里,每周的组会是雷打不动的安排。在会上,所有博士生、硕士生都要介绍自己本周阅读的文献和了解到的最新学术动态,交流研究进展,并分享自己新的想法。陈华富会将每个人的工作进展记录到专门的文档中。
“做科研要有恒心,懂得坚持,一步一步形成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严格训练每一位学生怎样找数据、查文献、做实验。”陈华富说,除了培养优秀的学生和青年老师,让他们成长起来,成为该领域的青年才俊和杰出人才以外,自己的责任还在于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时,努力让团队的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让科学为社会服务。
文章转载自科学网